位置导航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论文摘要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23 18:43:43

正是这两者的优势互补,使得电子图书在高校得到了大规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逐步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图书馆的服务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服务是否到位,读者是否满意,两者是否有互动。

(一)评价主体 图书馆作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部门,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有效性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应由学校相关督导部门、图书馆和相关教学、科研管理部门来共同承担,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进行评价。这种变化无形中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期望值。包括直观性具体指标、操作性具体指标、科学性具体指标和规范性具体指标。

(三)评价内容1.评价指标的量化。包括实施者、实施方式和记录表格的制定及其记录等。

同行、专家应重在服务方式方法上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服务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有效,对服务方法进行评价。

因此,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有效性的评价体系,满足读者多层面多方位的需求,一方面,是图书馆的价值体现。   3、建立高校和谐图书馆的对策分析      3.1协调图书馆各个工作环节   从图书采购、加工编目、图书上架,到图书借还、信息开发、课题服务、学科导航,每个环节都要合理安排,环环紧扣,就像生产流水线一样。

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博览群书,广开思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要求显得有一定的距离。由于整体面积狭小,造成书库、阅览室、自习室等服务场所受限制,不能达到一个舒适的阅览空间。

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与学校发展要求不和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自动化不断推进,图书馆在结构、功能、服务方式、工作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类似的论文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