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资料>

发布时间:2024-09-24 09:07:04

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对图书馆事业有关项目的引进,主要来自图书馆方面的游说。

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国内图书馆界首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如果不是将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理解为图书馆ATM机服务的话,很难解释这种不合逻辑的选择。

2011年,东莞创建全国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过几年的创建,全市32个街镇共建有18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而图书馆ATM机只有15台。6.4 职业敬畏是服务体系构建的保障缺少了对图书馆职业的敬畏,就没有了动力和方向。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世风日下的浮躁中保持一份清醒,才能回归对图书馆事业的敬畏,才能在现有体制、现有资源条件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这一点不假,但从24小时自助服务创设的时间节点和当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背景,来考察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我们对这个问题会看的更清楚。有居民说,平时没看到多少人来借书,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小区已经有自助图书馆了[7]。

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一经推出,便在全国迅速普及。

中西部城市的教育科研资源、人口密度、人均GDP收入、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社会文化需求与珠三角城市不可同日而语。图书馆借助于社会网络应用,可以打破原来用户与图书馆信息知识资源之间的单向交互模式而建立一种双向交流机制[21],大大增加图书馆对用户情景化、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了解,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知识转移服务,增强图书馆在用户信息环境中的存在感,改变图书馆在用户信息环境中日趋没落的地位,而且还能充分利用用户的隐性知识丰富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资源。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知识主要包括图书馆存储各类信息资源所承载的显性知识和图书馆员所掌握信息资源利用的途径、技巧等隐性知识两大类,前者主要通过各种载体形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本馆资源借阅来完成,后者则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咨询、交流和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完成。用户在这些平台上了解所需知识,张贴问题,馆员利用自身知识储备或搜集、查找资料对问题进行解答,其他馆员和用户对问题答案进行补充完善。

相关研究[12]也表明用户更倾向于从人际网络而不是从文本中获取知识。推广的方式主要涉及书目推荐(专家推荐、高借阅量图书推荐,重庆大学图书馆等机构还推出了0借阅量图书推荐等)、专题书展(新书展,馆藏珍品展、学科经典书展、在线书展)、经典阅读征文、讲座、图书漂流等,相关活动也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网络虚拟社区等广泛宣传,这对于提高图书馆资源使用率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类似的论文

热门阅读